當前位置:首頁 > ???`?A?

鍛鍊意志力,掌握成功的關鍵
浏览次数:1084

鍛鍊意志力,掌握成功的關鍵

你一定很熟悉這樣的一天:工作總是一件接著一件,零碎、斷斷續續,永遠都有當務之急,永遠也不能說事情做完了。管理學教授亨利.明茲伯格(Henry Mintzberg)在《經理人的一天》中描繪了管理工作的實景。

高效能的經營者,誠如管理大師彼得.杜拉克(Peter Drucker)所言,應該克服管理工作的限制,完成應該做的事。但是,為什麼我們就是很難做到? 我們常犯的毛病是,工作截止日在即,卻一再拖延,害怕失敗;每天受到瑣事干擾,無法專注在真正重要的事;常覺得疏離,難以投入工作目標;無法拒絕誘惑,衝動行事,遇到困難時容易放棄。

根據倫敦商學院教授蘇曼特拉戈夏爾(Sumantra Ghoshal)和海克布魯奇(Heike Bruch)的研究,在企業內,只有10%的經理人,真的能把事情做完,他們的共通點是做事非常專注,充滿活力,在碰到困難的時候,會想盡各種辦法克服挑戰。戈夏爾和布魯奇認為,這些高效能經理人的動力來自於意志力。

意志力不假外求
意志力甚至是預測學業與工作表現的關鍵指標。1960年代,學者華特米契爾(Walter Mischel)曾經測試過4歲小孩的意志力。小孩被帶入一個房間,給他們一顆棉花糖,實驗人員與兒童約定,如果他們可以忍耐不吃棉花糖等研究人員回來的話,就可以多得到一顆棉花糖。

數年後,研究人員追蹤發現,能夠抵擋誘惑的小孩,也就是意志力較強的小孩,長大後學業成績較高,比較受歡迎,就業後的薪水也較高。此外,意志力強的這一群人,也比較沒有體重管理與藥物成癮的問題。

EQ》作者丹尼爾.高曼(Daniel Goleman)強調,為了達成目標,克制情緒、壓抑衝動的能力,決定了一個人其他的心智表現。

但是,要找回意志力,首先需要的是心態上的調整。美國心理學會(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)的研究指出,大部分人將自己難以達成目標的首要原因,歸咎於缺乏意志力。其實,意志力是人的本質。成功學大師史蒂芬.柯維(Stephen R. Covey)說,獨立意志(independent will)是人的天賦。獨立意志,也是有效自我管理的先決條件。因為有意志,人才能夠做出抉擇,依照意志行事,免受感覺、情緒或衝動左右。心理學與生物學的研究也證實,人類在進化的過程中,必須學會控制衝動,學習自制,因而發展出意志力。

鍛鍊意志力,彈指之間
長期研究意志力的心理學教授羅伊.包密斯特(Roy F. Baumeister)揭露出意志力的另一面。他做了一項實驗,要求受試者禁食一餐來到實驗室,然後給他們兩個選擇:一碗蘿蔔和一盤剛烤好的餅乾。半數受試者收到的指令是吃餅乾,不能吃蘿蔔;另一半則是只能吃蘿蔔,不能吃餅乾。接下來,研究人員要求受試者完成一個看起來很簡單但其實無解的益智遊戲。這個實驗背後的假設是,吃蘿蔔的受試者已將意志力用於拒絕餅乾的誘惑,會比另一組更容易放棄。結果,蘿蔔組平均只用了餅乾組一半的時間就放棄了。

包密斯特結論,人的意志力就像肌肉一樣,用久了會感到疲累。而且意志力是一項有限的資源,在不同事情上運用的意志力其實是同一種力量。換言之,不是我們沒有意志力,而是我們在明茲伯格描述的日常生活裡,耗盡了意志力。包密斯特指出,「自我規範失敗,是我們當代最主要的社會病態。」

肌肉的概念可以解釋意志力耗盡的現象,但也意味著我們可以儲備意志力、鍛鍊意志力肌肉,讓它更強壯。

同樣地,專業運動員可以透過訓練,培養強健的肉體與意志力,他們懂得以意志力克服身體的極限。運動科學教授提姆西諾克斯(Timothy Noakes)研究耐久賽運動員時發現,當運動員感覺疲勞的時候,其實肌肉並非真的到達極限,而是大腦下達的自我保護機制。經過長久訓練的運動員就是可以忽略第一波的疲勞,超越體能極限,繼續挑戰下去。

美國西點軍校則透過榮譽、紀律與服從,訓練學生培養意志力;西點軍校的行為準則是「沒有藉口」,因為只要有了藉口與理由,意志力就會打折扣。杜拉克對此大加讚揚,認為西點軍校是全世界最優秀的商學院。

意志力可以鍛鍊,我們可以像運動員一樣,克服疲乏,堅持不懈,達成目標。只要透過適當練習,我們就能夠儲備並善用意志力。經理人能夠以充沛的活力,專注目標,更能夠晉升為領導者,激發部屬的意志力,打造自我目標管理的團隊。

整理撰文 / 張玉琦,編輯 / 張良姿,本文取材自《經理人月刊》20134月號)

行動的練習 快速決策:絕不拖延、當場解決,不被待辦事項追著跑

你的辦公桌上是什麼樣子?還沒看的檔案、寫到一半的報告疊到隨時要塌下來?吃一半的便當、拆封的零食、用過的衛生紙堆得看不見桌面?還是隔板、螢幕貼了幾十張五顏六色,寫滿待辦事項的便利貼?

這樣的工作環境,彷彿隨時在眼前叨念著「快快快!來不及了!還有一堆事情沒做完!」真是讓人想放鬆都難。

更麻煩的是,有醫學論文指出,這種「絕對必須與義務的感覺,沒完沒了的一堆待辦事項。」是精神官能症患者的共同感受,甚至會煩出高血壓和胃潰瘍來,嚴重影響身心健康。

因此,要解除「看似永遠做不完的工作」的憂慮,最好的方法便是──當場解決問題,別累積成待辦事項。

將工作分散處理,成效更好
《早上3小時完成一天工作》指出,時間管理的最大敵人就是「改天再做」。

如果收到文件資料時,總是想「改天再處理」,然後順手放在桌子一角,久而久之,文件就會堆成一座小山。從堆積如山的文件中尋找資料,不但耗費體力,心情也會愈找愈煩躁。

優衣庫(Uniqlo)創意指導佐藤可士和,就曾在同事堆滿資料的桌面上找了4小時的照片,最後卻發現照片在印刷廠的慘劇;創業後,他的桌面便只放5樣東西:電腦螢幕、鍵盤、滑鼠、喇叭和電話,桌面上只保留當下正在處理的事情。如此一來,不僅避免資料遺失的風險,環境清爽了,心情也會跟著放輕鬆。

生產精密馬達的日本電產社長永守重信,也是「一日決算主義」的貫徹者,絕不把今天可以解決的事情拖到明天,「今天的事情不解決,明天可能有急件要當下決定,反而會因為惦記未完成的事而影響決策的品質。」

前統一超商總經理徐重仁也說,拜科技發展帶來電子化之賜,祕書傳送的訊息,他能馬上回覆,即使在通勤中,也能批改公文,「如果累積工作,一件事要花幾個小時才做得完;但若能將工作分散,處理起來比較輕鬆,成效反而更好。」

所以,對於簡單、不需深思熟慮的事,別想太多,「現在」立即就去做──3分鐘可以寫完的e-mail,「現在就回」;跟客戶約見面談下半年合約時,要說「下周一中午12點好嗎?」事情一來就馬上處理,就不會被待辦事項追著跑了。

迅速處理瑣事,避免不耐煩
有時候,被主管要求做與工作沒有直接相關的瑣事時,心裡多少會覺得不耐煩,想拒絕又開不了口。

這時候,如果硬要壓抑憤怒,強迫自己開心接受這些瑣事的話,就像伸手到渾濁的池塘裡把污泥往下按,污泥反而會上下翻滾得更厲害。

大賣150萬冊的韓國暢銷書《停下來,才能看見》作者慧敏法師提醒,這時候,請靜靜感受內心的情緒起伏,不要隨意地發脾氣,也別自怨自艾;因為,愈不耐煩,愈會放大不開心的感受。不如直接辦好上司吩咐的雜事,讓完成工作的成就感輕輕沖走負面感受吧!

失火危機中當機立斷,兩周內恢復產能
新普科技是全球最大筆記型電腦電池製造商。它在8年間站上世界第一,歷經2007年自家工廠失火、2008年供應商接連發生火災,電池一度大缺貨,但每次都能安穩度過危機。為什麼?

「速度!」新普科技董事長宋福祥的回答簡潔有力。他做事當機立斷,「小事一、兩分鐘決定,大事一、兩天決定」,他也不愛開會、寫e-mail,有事直接打電話,幾分鐘就討論底定。所以,他的桌上乾淨整齊,絕對不堆積公文;同仁有事請教,他一定當下回答,最遲也會在第二天回覆並解釋原因,「這樣就不會所有事情都卡在我身上。」

20078月,新普科技江蘇常熟廠發生大火,當時正在現場的宋福祥,立刻發揮快速決策的特質:第一天,撤出所有同仁,找到可以重新建廠的空地;第二天,發布新聞稿,宣布重建計畫;第三天,向客戶提出產能復原方案。

最後,新普科技兩周內便恢復產能,兩個月內工廠重建完工, 2007年當年營收依舊創下新高。

宋福祥
新普科技董事長。1949年生,台北工專(現改制為台北科技大學)工業工程科畢業。曾任職美商安培電子、AST及金士頓(Kingston)亞洲處長。

整理撰文 / 陳芳毓,編輯 / 陳清稱,本文取材自《經理人月刊》20133月號)